旅遊健康

時刻注意傳染病資訊
加強防護 免受感染

  • 健康風險及防疫評估:要根據目的地的衛生水平、溫濕度、行程長短等、有否爆發疫症或風土病等
  • 行程的危險性:打獵、野外探險、高山遠足等,要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,作出充足的準備
  • 長期服藥人士:緊記出發前把經常服食的藥物,放於行李內
  • 諮詢醫生意見:到一些風險較高的地方旅遊,你的家庭醫生可根據常地情況及你的病歷,作出更佳的專業意見,必要時配備一些平安藥物,以避不時之需。
旅途上,總會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,如水土不服(食物及食水問題)引致腸胃不適,是一件非常困擾和不快的經歷,嚴重更可能需要尋求醫療協助,大大影響旅程的質素。
  • 只進食完全熟透的食物
  • 避免進食半熟的海產類、貝殼類食物
  • 只飲用煮沸的水、或樽裝飲品
  • 避免飲用加入冰塊的飲品
  • 避免吃已去皮的生果
  • 不要光顧路邊熟食檔
  • 旅行前飲用霍亂(水土不服)疫苗

有些傳染病是有潛伏期的,如回港後感到身體不適,緊記要告訴醫生你曾經外遊,並到過什麼地方,吃過什麼高危食品、與什麼人接觸,做過什麼高危活動,以助醫生診斷,及早醫治。

疫苗注射種類廣泛,可參考本會網頁,有關旅行疫苗的介紹,而是否需要接種疫苗,可向旅行社職員、家庭醫生、衛生署。如需接種旅行疫苗請及早準備,因大部份旅行疫苗都建議於一個月前接種,以提升足夠的抗體作此防疫保障。 本會設立一疫苗接種查詢熱線,歡迎市民咨詢有關所有有關疫苗接種的問題,熱線電話 3111-2224

做足預防措施

計劃外遊的人士,應留意目的地的傳染病情況,並時刻注意個人和環境衞生以預防各種常見及旅遊相關傳染病。

食水處理

最安全可靠的食水選擇,當然是飲用有信譽的品牌樽裝水。

如真的需要使用當地的飲用水,把水煮沸到沸點後才飲用,如在高山地區,其沸點會較低,應把食水加熱多數分鐘才可飲用。

另外,旅遊人士可考慮購買便攜式濾水器,但要小心選擇該濾水器的效能,是否適合過濾當地的食水,亦要留意的是,大部份過濾方法未必能去除水中的病毒。

如在落後地區,可根據說明書指示,使用碘酊溶液來淨化水源,它已可將大部份的致病源及生物消滅

旅途藥物

旅行藥包應小巧,方便攜帶為主,應留意藥物到期日,如服藥後仍然不適,應立刻求診,以免延誤醫治,以下是常用的旅行藥物種類,市民可因應自身的要求選擇:

  • 暈浪丸
    乘坐交通工具前前服用,如果已有暈浪感覺才服用,效果不顯著

  • 感冒藥
    氣溫轉變容易引起感冒病徵,所以感冒藥是出門必備藥物之一。

  • 腸胃藥
    以便處理一些輕微的水土不服徵狀。

  • 止痛藥
    止痛藥基本上可減輕任何痛症的程度,如:牙痛、頭痛、腹痛、經痛等。

  • 酒精濕紙巾
    注重個人衛生、清潔,可以減低旅行時患病的機會。

  • 藥水膠布及紗布
    可簡單處理傷口,避免受細菌感染。

  • 防蚊液、止痕膏
    前往熱帶地區,可帶備防蚊蟲液或使用驅蚊貼,減低染上由蚊蟲帶來的風險。

炎熱與嚴寒

氣溫冷熱對身體都會造成傷害,所以要小心照顧自己及幼童,以免在旅行時生病。以下是一些建議,以供參考:

酷熱中

  • 喝大量飲料
    在炎熱的天氣下,若單靠口渴的感覺來決定喝多少水分並不足夠。尤其是65歲以上的人士,因身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反應較為緩慢。
    在酷熱的環境下從事體力活動時,要每小時喝2-4杯(0.5 - 1公升) 的涼飲。
    避免飲用冰冷的飲料,因可引致胃部痙攣。
    避免飲用包含酒精的飲料,其實它們會使你流失更多水分。
  • 補充鹽份和礦物質
    大量流汗會使身體失去鹽和礦物質。這些都是身體所需而必須補充的。補充鹽和礦物的最容易而安全的方法是透過日常的飲食。在酷熱中運動或工作期間,可以飲用果汁或者專為運動而設的飲料。
    除非你的醫生建議,否則不應服用鹽丸。
  • 穿配適當服裝和防曬用具
    當你在家時,盡可能少穿衣服。
    出外時選用輕便、淺色及鬆身的服裝。
    在太陽猛烈的照射下,宜戴上闊邊帽子來遮陰,使頭部涼快。
  • 逗留在涼快的室內
    避過酷熱威脅的最有效方法是留在設有空調的地方,例如購物商場和公眾圖書館等。
    電風扇於夜間能把清涼的空氣抽入屋中使人舒適。
    冷水淋浴能有效地使人涼快。
  • 小心計劃戶外的活動
    如果你不習慣於酷熱的環境下工作或者運動,開始時宜放慢節拍,待適應後才逐漸增加活動量。
    如果在酷熱中活動時感覺心臟急跳並且開始喘氣,尤其是覺得頭暈、無力或虛弱時,你應立即停止所有活動,尋找一個涼爽的地方或者在有遮陰處休息。
    避開午間的太陽 (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三時)。
    在戶外時,最好能經常在有遮陰的地方休息。間歇的休息能給你恢復體力的機會。
  • 活用常識
    應知道任何溫度的突變都能對身體造成壓力。
    如果到天氣較熱的地方旅行,在做任何劇烈運動之前,應預留幾天時間來適應,然後逐漸加大運動量。
    避免進食大量和熱的食物,因它們會增加身體的熱量。
    不要留下嬰孩或兒童在停泊好的汽車內。

嚴寒中

  • 穿適當的服裝
    穿備充足的保暖服裝。
    以微孔材料製造的衣服能擋風和防水,同時又能保存暖氣,尤其適合於寒冷的氣候穿用。
    覆蓋外露的身體部分,如鼻子、耳朵、面頰、下頷,及用厚羊毛製的襪和手套來保護腳趾和手指等。
    盡快除掉潮濕的衣服。
  • 留意症狀的發生
    注意你自己及同伴有否凍傷的早期症狀。凍傷通常不是自己發覺而是被同伴發現的。
    如果發現有凍傷,應測量身體溫度來排除低溫症發生的可能性。
    低溫症屬於緊急醫療問題,應立即尋求醫療援助。
  • 避免飲酒和吸煙
  • 慎防金屬
    不要徒手接觸金屬。
    不要配戴以金屬做框架的眼鏡或太陽鏡。
狂犬症(瘋狗症)

其實除了狗隻外,貓及齧齒類動物亦有機會帶有病毒,而大部份發展中國家都是狅犬病的高危地區,當前往這些狅犬病高危地區時,不要接觸貓、狗、松鼠、犬鼠、野生動物如蝙蝠、胡狼和猴子等。如不幸被動物咬/抓傷,應立刻就醫,如有機會染上瘋狗症,要盡快接受狅犬疫苗注射,以防感染此症而致命。

預防蚊子傳播疾病
  1. 應穿著寬鬆、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,並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上含避蚊胺(DEET)成分的有效蚊怕水或蚊怕膏

  2. 如房間沒有空調設備,應裝置蚊帳或防蚊網

  3. 使用家用殺蟲劑殺滅蚊,並遵照包裝指示使用適當的份量,切勿向運作中的電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噴射殺蟲劑,以免發生爆炸

  4. 在門窗等入口處放置蚊香或電蚊片/驅蚊液,防止蚊子飛進室內

  5. 防止積水
    1. 把所有用過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桶內
    2. 每星期最少替植物換水一次,勿讓花盆底盤留有積水
    3. 緊蓋所有貯水容器、水井及貯水池
      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
    4. 所有渠道要保持暢通
    5. 將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,以防積水
交通意外

交通意外是引致旅客傷亡的最主要原因,如自駕遊的話應:

  • 租用車輛前購買行車保險,留意當中的條款是否適合及有足夠的保障。

  • 檢查清楚車胎、安全帶,車燈及掣動系統等的狀態是否正常,如有間題,不應租用此車。

  • 留意當地的交通法規與香港的分別,儘管你是長期的駕駛者,到外地駕駛時亦不可掉以輕心

  • 避免長時間駕駛或夜間行車

  • 其他高危活動
    進應行一些高危險性的活動,如跳傘、激流、登山等,要留意自己體質,量力而為。
中/EN